美國制定減鈉指引

少鹽又低鈉 | 健康加倍多

過去一周您有沒有吃過洋芋片、泡麵、鹹魚、臘肉,用過醬油、辣椒醬等含鹽分較高的食品及調味料?您在購買包裝食品時,會不會注意包裝上標示的鈉含量?您注意過自己平常對鹽(鈉)量之攝取量嗎?

美國制定自願性減鈉指引,讓食品供應商願意研發更多低鈉鹽食品,造福消費者健康!

低鈉鹽

食鹽是日常飲食中最常見的含鈉量調味品之一,不論是烹調或食物加工,都少不了鹽,而「重油重鹹才有味」也常成為商家和消費者的普遍認知。事實上,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指出,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過多是血壓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,如何降低鹽的攝取,不只你我,更需要食品產業鏈一起動起來!

依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,一般成年人每日的鈉攝取量應少於2,000毫克(約5克食鹽)。我們所攝取的鈉,有70%來自加工食品和包裝食品,全面降低鈉攝取量是不容易的事,除需政府政策主導,更需鼓勵食品業者加入減鈉食品研發製造,再讓消費者對減鈉飲食有健康意識,逐漸調整對於食物鹹味的偏好和依賴。

國際間已有96個國家採取行動制訂減鈉政策,其中近50個國家制訂給予食品相關業者的鈉含量遵循指引,美國FDA去(2021)年10月13日也發佈了「最終自願性減鈉指引」,餐廳和食品業者可遵照指引內所提供的建議,來降低食品的鈉鹽含量,鼓勵食品業者重新制訂配方或開發新產品,引領整個食品產業一起努力,希望能藉此逐漸降低每人每日鈉攝取量,從而降低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,增進消費者健康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